【PACC非遗创新】让新疆刺绣成为连接丝绸之路的绚丽纽带
丝绸之路,雪域天山,
刺绣皮雕,非遗之美,
非遗传承人牵手设计师,
打造中国绚丽的民族文化纽带!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新疆刺绣研修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研培学习,在完成前期基础理论学习与拓展教学课程的基础上,三十位来自新疆的非遗传承人在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开始了为期十天的综合创作。
中心邀请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建立起一种融合创新合作模式,为传统手工艺找到一条符合当代生活美学的创新之路,让非遗走进当代生活!
非遗跨界创新第一组
新疆刺绣创意礼服
作者:热娜古丽·麦合苏木(传承人)、阿孜古丽·玉努斯(传承人)、古丽达斯·托乎逊(传承人)、秦旭(设计师)
将传统的新疆哈密刺绣同法式珠绣相结合,将冰丝线与金线同时尚珠片相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让传统的新疆韵味在时尚服饰上大放异彩。
绳结创意配饰
作者:胡林生(传承人)、秦旭 (设计师)
将细巧精致的绳结艺术从传统配饰中释放出来,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打造符合都市时尚审美的创意配饰。
非遗跨界创新第二组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ROCCOO》
汉族刺绣、哈密刺绣、蒙古刺绣、绳结和皮雕结合
作者:巴义尔(传承人)、敖热拉木加甫(传承人)、胡林生(传承人)、阿孜古丽·玉努斯(传承人)、杨爱凤(传承人)、何然(设计师)
将皮雕、蒙族刺绣、绳编等多种民族工艺相融合于当代的皮艺箱包上,让人感受民族与时尚的碰撞。新疆刺绣精巧绝伦,将其附着于粗犷有力的皮具之上,使两种材质工艺之间发生碰撞,感受来自民族跨界的魅力。将皮雕、立体刺绣两种民族工艺相融合于当代的皮艺箱包上,在时尚中感悟传统,在传承中引领潮流。
非遗跨界创新第三组
毛毡花项链、花腰带
作者:古丽达斯·托乎逊(传承人)、张姚真(设计师)
作品运用羊毛、真丝纤维以及传统新疆刺绣相结合,通过湿毡技法,将毛毡压制成作品创作所需的基础形态,然后将做好的毛毡做成绚丽多彩的毛毡花朵,在枝蔓上开放,通过细腻的刺绣为花朵绣制脉络增添细节的精彩。
《萝卜花毡》围巾
作者:阿孜古丽·玉努斯(传承人)、张姚真(设计师)
春日的萝卜花虽小,依然尽情的绽放在辽阔的土地上,细巧精致的萝卜花配置以质感丰富的毛毡布料,将精巧与细腻相结合,碰撞出丰富的层次,使萝卜花朵更加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围巾上。
《蓝天下的毡房》围巾
作者:敖热拉木加甫(传承人)、张姚真(设计师)
阳光蓝天白云下的毡房,炊烟袅袅,是一幅美好的生活景象。设计师将这幅美好的景象通过毛毡与刺绣相结合的手法展现出来,营造出浓郁的新疆生活气息。
《飞鸟围巾》披肩
作者:杨爱凤(传承人)、张姚真(设计师)
用剪纸的的技法在毛毡布上剪裁出飞鸟动物的图案,再用湿毡技法擀制组合成型,最后刺绣的方式增加细节内容,探索毛毡、剪纸、刺绣三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的可能性。
非遗跨界创新第四组
《边疆玫瑰》哈密刺绣
作者:古丽达斯·托乎逊(传承人)、张姚真(设计师)、苗海燕(设计师)
设计师与毛毡设计师一起,初次尝试用毛毡与真丝结合的材料,同维族刺绣相结合,多种材料技法相互碰撞综合设计制作一件中式长袍。
非遗跨界创新第五组
【姹紫嫣红】之牡丹花系列圆形茶几
作者:阿孜古丽.玉努斯(传承人)、郑珊珊(设计师)
从阿孜古丽老师绣的牡丹花图样中获得灵感,试着用不同的材质来体现牡丹花的雍容华贵和千变万化,将新疆哈密特有的牡丹花刺绣纹样转化成家具,实现玻璃艺术的新尝试。
【姹紫嫣红】之牡丹花系列文具套装
作者:阿孜古丽.玉努斯(传承人)、郑珊珊(设计师)
将传统哈密刺绣中的牡丹花纹样绣在朴素的土布上,作为书套,笔套以及书签,使两种不同的技艺文化发生互动,用鲜亮的刺绣色彩点缀平凡的实用生活。
《圆月》玻璃与绳结结合
作者:胡林生(传承人)、郑珊珊(设计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每一片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玻璃片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绳结编织缠绕,相互交融协作,将绳结艺术同玻璃冷工艺术相互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绽放出多样芳华。
非遗跨界创新第六组
《草原》丝巾
作者:敖热拉木加甫(传承人)、巴义尔(传承人)、曹小兰(设计师)
以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设计成连续图案,配色上采用鲜艳的红黄蓝绿色,犹如置身于丰饶广阔的大草原。
《花花“饰”界》项链
作者:王新娟(传承人)、曹小兰(设计师)
在传承人已绣好的绣片的基础上,通过“刺绣+贴布”的方式,打散图案的构成,重新排列成项链的形态,赋予传统绣花时尚感。
非遗跨界创新第七组
《上海印象》钥匙包
作者:巴义尔(传承人)、邱佳勋(设计师)
以上海地标东方明珠及具有现代感的陆家嘴周边大厦,结合装饰艺术风格的字体,呈现上海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围,随身可携带的钥匙包,可日常使用也能送礼。
《剪纸旅游》笔记本
作者:杨爱凤(传承人)、邱佳勋(设计师)
传统富有吉祥含义的剪纸,与当代化的图像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增添以新意。小鸟、鱼、蝴蝶背着背包、带着相机开心出游的欢乐气氛,搭配以手缝西式线装书,记录下旅途中的每一份感动。
非遗跨界创新第八组
《古洋花寺》哈密刺绣
作者:古丽达斯·托乎逊(传承人)、杨明明(设计师)
一片来自新疆绣娘的手工刺绣片,翠绿的蔓藤和芬芳的花朵古典而优美。用在与服饰的设计结合上,既需要保留绣片底色的酒红之美,突出纹样的秀丽之余,更需要表达新疆丰饶的地方文化。作品采用建筑元素,大面积绣片,打破常规用在袖部,长方形绣片设计为清真寺塔顶轮廓,内里的花案表达民族之花的繁茂。搭配翠绿色羊毛质地粗纺材质,明艳动人,异域特色明显,款式简洁好配搭任何服装。
非遗跨界创新第九组
《蓝·续》壁挂
作者:胡林生(传承人)、王奕蓉(设计师)
蓝染和编织都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作品在原材料,色彩和编织技法上形成了天然,质朴,时尚简练的艺术特色,由于编织技法的多样性,手工蓝染自然渐变层次,此系列壁挂风格粗狂富有天然野趣。
《抱枕》《羊毛毡帽》《服饰》
作者:库里奇热提·木合亚提(传承人)、木力得尔古丽·胡尔曼那者(传承人)、巴提曼·塔里甫(传承人)、王奕蓉(设计师)
哈萨克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既有多彩的岩画,也有充满草原文化气息的各种服饰图案艺术,通过传统古法扎染和蜡染技艺将大自然赐予哈萨克族的生命节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作品中,突出了独有的个性,展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非遗跨界创新第十组
《创新娃娃版本玉兔》斗篷
作者:王新娟(传承人)、徐加佳(设计师)
在真丝面料上进行设计创想制作,将传统的回族刺绣精巧细致的绘制在其上,剪裁缝纫出适合可爱娃娃的斗篷。玉兔斗篷拥有美好的寓意,样式可爱活泼。提取它的元素让可爱的娃娃配取,使其整体形象别具一格。
《老虎头》包
作者:巴义尔(传承人)、胡林生(传承人)、徐加佳(设计师)
由对王新娟老师个人作品虎头鞋作为灵感出发点,从其中提取老虎头的元素,将其美好的寓意衍生开来,通过皮雕以及绳结两种技法的重新结合做出迷你形态的小包包,使其生动有趣。
非遗跨界创新第十一组
《Harmony》胸针
作者:买木那木·尕力(传承人)、林素英(设计师)
设计师在与传承人交流的同时希望通过意想不到的材质配搭将传统工艺年轻化。在材料选择上刻意使用便宜可量产的亚克力片配搭细致且独一无二的手工刺绣,希望两种各走极端的材质能互补不足。精巧的刺绣技艺提高了量产亚克力的品质感,而简约的亚克力又为传统的工艺注入年轻化的时尚气息。
非遗跨界创新第十二组
锡伯族女式头饰
作者:杨秀玉(传承人)、永志英(传承人)、关永梅(传承人)、周爱华(设计师)
使用技法及材料,使用锡伯族传统刺绣针法,高档真丝面材和景泰蓝的大小不同珠子。打破以往比较原始,死板的模式,设计出锡伯族豪华,时尚的新头饰。
大美天山,新疆刺绣,
非遗之路,牵手同行,
敬请期待跨界作品的诞生!
监 制:章莉莉
责任编辑:逄继青
摄 影:朱 晔
文字采编:董玲玉
图文排版:虞婧逸
相关链接
【PACC非遗传承】妙手天工,丝路匠心 | 新疆刺绣研修班开班啦!
【PACC非遗传承】高岭盛放的云上之花|非遗研培计划阿坝织绣研修班结业典礼暨成果展览圆满召开!
敬请关注公共艺术创意生活微信公众号,了解PACC最新资讯!
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
PACC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一个以学科知识服务社会,推进社会进步和探索创新教育机制的项目执行机构。围绕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文化资源,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人才,主要服务于现代公共艺术方向、非遗手工艺方向和城市会展业方向,致力于推动社会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